《发明中国诗》:中国古诗在全球漫游时遗留的“谜案”
波兰诗人亚当·扎加耶夫斯基所作的《中国诗》不仅在中国,在世界范围内也流传甚广,这无疑是中国诗歌在西方传播多年的一个回应。诗人叙述他十一月在“一个有浓雾的铅灰色黄昏”读一首中国诗,让他的内心获得了平静。这种平静来自于诗中“雨的低语”——既不快乐也不悲伤,那是一种
波兰诗人亚当·扎加耶夫斯基所作的《中国诗》不仅在中国,在世界范围内也流传甚广,这无疑是中国诗歌在西方传播多年的一个回应。诗人叙述他十一月在“一个有浓雾的铅灰色黄昏”读一首中国诗,让他的内心获得了平静。这种平静来自于诗中“雨的低语”——既不快乐也不悲伤,那是一种
波兰诗人亚当·扎加耶夫斯基所作的《中国诗》不仅在中国,在世界范围内也流传甚广,这无疑是中国诗歌在西方传播多年的一个回应。诗人叙述他十一月在“一个有浓雾的铅灰色黄昏”读一首中国诗,让他的内心获得了平静。这种平静来自于诗中“雨的低语”——既不快乐也不悲伤,那是一种
庞德于1913年深度地接触到了中国古典诗歌,并在1928年至1947年间翻译并出版了《大学》《论语》等书籍。他曾以《比萨诗章》获得美国1949年博林根诗歌奖。受芬诺洛萨的影响开始意象派创作,领导过意象主义文学运动。代表作有《诗章》《华夏集》《阅读ABC》等,其